第344章(第1/1页)
佳士小说www.banjiashi.com
>
“……”
真糟糕,他方才到底怎么了,怎么会忽然说出那样可怕的话,不论是下令要屠城,还是斥责裴怀恩不配劝他别杀人……他从前也会这样吗?这是第几次了?他就这么害怕老五,以至于一听见闹事的人是老五,就又迫不及待地做出错误判断吗?
底下,有人见李熙渐渐沉默,虽然尚且想不通李熙为什么忽然不骂了,但还是抓住机会,尽职尽责地继续劝他,劝说的理由也五花八门。
有人说李熙生气可以理解,但眼下形势所迫,他们的任务应该是守住防线,然后适当反击,所以只要速战速决,想办法在一个月内把南月打怕,让南月再一次彻底摸不清他们的虚实就好了,实在没必要和南月死斗。
还有人说以战养战不是办法,就算要开疆扩土,也该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,他们这辈人该做的,则是为了子孙后代的大业韬光养晦,努力攒家底,而不是只因一时气愤,便要跳起来和南月争一个鱼死网破,两败俱伤,然后使旁观者坐收渔利。
还有些讲话更直白,直言如果李熙坚持要迁怒无辜百姓与降兵,那便是令南月与长澹从此结下血仇,长澹军纪向来严明,是周遭几个大国中最得民心的,若李熙现在单单只为了泄愤就这样做,就要与南月不计代价地打这场仗,到时莫说南月人会愤怒,就连长澹百姓也要跟着他一起受苦。
而且说句不好听的,李熙这做法不聪明,表面上也不够仁义,会令南月境内那些原本对长澹还有些好感的官员和百姓,从此变得对长澹厌恶至极,直到多年以后,就算时机真成熟了,因着有这份仇恨在,他们的子孙要打南月,要统一南方,也会付出更惨痛的代价。
其实大臣们说的这些道理,李熙全都懂,他这会已全然冷静下来了,脑袋又开始转。
只是自从他刚刚脱口而出那句训斥,李熙注意到,事后无论其他大臣们怎么劝,裴怀恩都没再开口。
第207章闲话
李熙在头脑清醒的时候,其实并非听不进谏言。
尤其朝中现在还多了个不怕死的葛宁。
本来以葛宁如今的官阶,是没资格上朝的,但大家都知道他是新科状元,暂时留在翰林院做编修,也只是为了尽快熟悉朝中事务,日后前途必不可限量,所以也就默认了他也能上朝这种事。
再加上葛宁为人虽腼腆,却偏偏每回遇着正事,讲话都颇有一种不想要脑袋了的气魄,是目前抛开已经不再上朝的杨思贤之外,唯一一个只要抓住了机会,就敢跟李熙当面对骂的人,而且还偶有胜绩,闹得大家对他是又敬佩又珍惜,谁也不敢拿他这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不当回事,反而都愿意给他当捧哏。
今日也是如此,葛宁在李熙方才骂人时,心里就暗暗窝了股火,并且这火还随着李熙连珠炮似的反问越烧越旺,直把他平日展露在外的那点腼腆都烧干净了,才又忍不住跳出来,开始引经据典的慷慨陈词。
葛宁的学问好,每次骂人都很扎心,指出来的问题也都很一针见血。臣子们见他终于肯出声,高兴得一个个就像是找到了主心骨,纷纷从欲言又止变成了俺也一样,满脸都写着“好皇上,你骂完他就不能再骂我们了哦”,场面一度十分热闹。
但他们这次显然想错了,李熙今日理亏,已经完全不想再回嘴,很快便蔫蔫地偃旗息鼓,陪大家一起把新的迎战策略定了下来,即在保留转守为攻,速战速决的基础上,暂时先送一个月的粮食过去,不要强征暴敛。
与此同时,为了救卫琳琅的命,李熙打算把柳四有也送去岭南,让他充分实践一下自己的以毒攻毒。
下朝的时候,李熙见裴怀恩还是不说话,心里觉得担忧,本想立刻出言留人,但因为看着他们两个的人太多,李熙一方面怕大臣们在私下传裴怀恩闲话,另一方面也是还没想好怎么哄,只得遗憾作罢,思忖着不如就让玄鹄先跟着裴怀恩,等裴怀恩今日什么时候得空,又一个人呆着了,再偷偷喊他入宫说话也不迟,自己也可以趁这时候回去跟内阁开小会,再仔细商量一下南边的事。
谁知这一等,便久违的等到了日落西山,也没等来裴怀恩落单。
-
原本嘛,以裴怀恩的脾气,越不高兴就越要独处的,但谁让他现在已经不再是那位人见人怕的九千岁,而只是个人微言轻的小探花,身边恰好还有几位爱管闲事的好友呢。
甫一从承天殿内出来,先是几个小辈看裴怀恩心情不佳,就结伴凑上去询问。
其中杨善和葛宁脑袋直,都以为裴怀恩是不高兴自己被训斥,忙宽慰他想开,还说皇帝就是这性子,其实人不错,再者裴怀恩能坚持到做官这么多天才被单拎出来骂,已经很不可思议了,不信就让他看葛宁。
文道的脑袋比杨善和葛宁多两个弯,他转了转眼珠,余光瞥见自从他们散朝后,就一直不远不近吊在他们身后的玄鹄,心说他今夜一定要舍命陪君子,毕竟以小容公子眼下的状态,实在太容易被得手。
于是几个人就这么走走停停地出了宫门,迎面又撞见厉戎,就把今日上朝的事说给厉戎听。
厉戎比文道的脑袋还多一个弯,他隐隐知道裴怀恩背后有靠山,又听葛宁说皇帝今早骂裴怀恩,只骂一半就坐下了,便猜皇帝并非对裴怀恩真动怒,多半只是一时气愤,话赶话地连累到他了,便想趁机哄一哄裴怀恩,也让裴怀恩日后多记着点他的好。
厉戎提出要做东,请几个小辈去春风如意楼聚一聚,裴怀恩闷闷不乐,本来想推辞,但听到厉戎选的位置是春风如意楼,就半推半就的答应了。
《千岁》第344章(第1/1页)